MPAcc企业家进课堂│芮丽萍:金融工具准则的实务应用

日期:2019/12/27    点击量:

2019年11月10日,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专业业务合伙人芮丽萍女士应邀走进《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为2019级MPAcc非全日制班就《金融工具准则的实务应用》这一专题精彩分享。

芮丽萍女士在服务于中国、美国、加拿大上市公司的审计及会计咨询工作中拥有超过16年的实务经验,曾多次参与财政部制定或修订金融工具、保险合同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等工作。

芮丽萍女士将金融工具准则专题分享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像股的债”和“像债的股”——永续债和优先股为何比爱情持久?第二部分:相见时难别亦难——资产证券化中的会计处理。在第一部分的专题分享中,芮丽萍女士将金融工具的发行比作爱情,用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方式为同学们讲解了永续债与优先股在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举例,向同学们生动展示如何阅读永续债的设计条款合理“避坑”,正确识别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芮丽萍女士提出,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进化出了一套相对独立的价值理念和评判标准,其中,就某些特定问题得出的结论也许不同于人们的直觉,以致于令人感觉“过于复杂”或“难以认同”,客观上存在值得进一步探索和优化的空间。在第二部分的专题分享中,对资产证券化的种类、流程以及实务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讲解,最后,芮丽萍女士还就不良贷款证券化的问题进行了讲解。本次专题分享,令同学们对金融资产的会计实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受益匪浅。

本次芮丽萍女士走进的是MPAcc核心课《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由人大商学院会计系戴德明教授主讲。作为我国资深会计学专家,戴教授通过本门课程,就财务报告的基本理论、所得税会计、收益确定、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金融工具会计等重要的会计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分析。戴教授将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探讨当前企业会计准则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抛出具体问题与同学们进行探讨,引发学生思考。戴教授用平实的语言、严谨的逻辑、朴素的观点阐释了他对会计发展和会计准则的理解与批判,带领同学们从更高、更广、更深的角度理解会计学科,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开启一盏明灯。



文/图:2019级会计学博士 薛雨佳

编:MPAcc项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