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鹏祖:避税与反避税的思考——MPAcc实务讲堂
2016年12月3日,澳洲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PAcc项目中心合作的税务专题系列实务讲堂第三次讲座顺利开展。北京鹏祖税务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朱鹏祖先生以“避税与反避税的思考”为主题进行了一场理论结合实务的精彩讲演。
北京鹏祖税务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鹏祖先生
朱鹏祖先生曾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税务咨询和筹划,担任大型企业集团的税务顾问,独立从事税务咨询与筹划业务十年,拥有丰富的理论与实务经验。
朱先生首先谈及对“避税与反避税”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的前提——在产权清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才有税收的概念;从公共开支的角度,理解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从“税依从无”的角度进行税收判断。只有在明晰前提之后再去谈“避税与反避税”才是有意义的。
接下来,朱鹏祖先生引入实务中的真实案例,生动地阐述了税收筹划的现实意义,即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流程、交易等方面的再造,最终达到合理的降低企业税负的效果。同时,纠正了传统观念中对避税概念的理解,避税应该是企业单位通过合规、合法、合理的替代方法达到降低税收负担的手段。
在谈及避税时,他强调了税法遵从的意义,并分别从税务局和纳税人角度对“遵从”进行深度剖析,即双方都应当遵循现有的税务程序和体系。
随后,朱先生引出反避税的概念,针对企业实施的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税收安排,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在谈及避税与反避税的关系时,他将二者的关系归为一对永恒的矛盾,税务机关与企业的争议也由此产生。具体来说,避税与反避税的差异主要集中在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的界定与选择,可以形象地比作“脚”与“鞋”,理论上每一只脚都应该有与之对应的鞋,然而事实上是存在空隙的,这便为税收筹划留下了空间。
讲座现场
演讲中,朱鹏祖先生多次提及国内与欧美国家在税收法规、税收政策和界定范围等方面的差异,使在场听众对避税及反避税的认识更加全面,同时也使大家更理性地理解现行的税收政策。
在精彩的讲演之后,在场听众积极地就实务方面的税务问题向朱鹏祖先生提问,朱先生结合案例进行了精妙的解答。通过本次讲座,在场听众对税收筹划的实务操作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并对现行的税收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供稿:2016级MPAcc 迪丽达尔
摄影:2016级MPAcc 张 璐